昔歸,瀾滄江邊古道旁
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一頭大象-普洱茶

昔歸,瀾滄江邊古道旁

brand_alt_mark

邦東昔歸茶馬古道又名嘎里渡。位于邦東鄉(xiāng)政府東公路里程28.7千米的瀾滄江邊,東連瀾滄江,西接邦東鄉(xiāng)至昔歸的鄉(xiāng)村公路,北距渡口2千米,海拔810米。清朝始設擺渡,渡口設店子(稱為“鹽店”),往來客商可歇腳休息住宿;近鄰昔歸新石器遺址,于2008年12月~2009年3月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,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(fā)掘工作,發(fā)掘面積3000平方米,分為A(緬寺田)、B(緬寺團山)、C(大池田)三個區(qū)域展開。遺址文化堆積厚度約1.5~2米,面積1萬平方米,出土遺物有炭屑、黑陶片,石器類型有砍砸器、刮削器、石錛、石斧,共出土各類遺物3000余件,昭示著兩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。這里不僅盛產(chǎn)昔歸茶而聞名,又是古緬寧通往鎮(zhèn)沅、思茅茶馬古道上的古渡口遺址。

brand_alt_markbrand_alt_mark

《緬寧縣志》載:《云南通志》瀾滄江上渡,即本縣之嘎里渡。距城東140公里,為通景東要津,設船以渡。渡口是緬寧至景東、云州至景東兩條古驛道在邦東古鎮(zhèn)交后過瀾滄江的重要交通要塞,清光緒、宣統(tǒng)年間,縣內(nèi)外,省外客商在此設鹽號。民國時期,邑人楊來卿、邱月樓設長興號,景東人蘇三保設允豐號,邑人邱岐山、嵩玉三設同慶號,景東人王義貴設義興號,先后在嘎里渡經(jīng)營以鹽茶為大宗的水上營運,是當時兩地貨運的重要通道。1986年改設昔歸渡。有詩云:“一水過山川,緬寧幾道彎。大清開擺渡,嘎里造商船。鹽號滄江過,茶商古道穿。如歸于老店,笑傲在險灘。”

brand_alt_markbrand_alt_mark

清乾隆年間是邦東茶山的鼎盛時期,茶園面積達萬畝以上。史書記載,當時邦東的茶葉生產(chǎn)和交易已有相當大的規(guī)模了。昔歸茶馬古道繁華的時候,每年要從這里經(jīng)過無數(shù)的馬幫,古道上塵土飛揚,趕馬人的吆喝聲,零落的馬蹄聲,清脆的駝鈴聲,不絕于耳,打破了山野的寂靜。在古鹽店遺址發(fā)現(xiàn)銅壺、土碗,茶杯等生活器物,再現(xiàn)當時馬幫和馬鍋頭在此歇息、喝茶的生活場景,演繹出“山間鈴響馬幫來,邦東茶香飄萬里”的喜人圖景。

brand_alt_mark

昔歸忙麓山,位于云南臨滄邦東鄉(xiāng)昔歸村,海拔740~950米之間,占地1萬多畝,瀾滄江水饒山腳流淌。忙麓山早在民國時期就產(chǎn)有盛名的忙麓茶,如今是昔歸茶的代表。忙麓山具有獨特的自然環(huán)境,瀾滄江云海彌漫,其早朝陽晚背陰的山勢,使得日照時間短,且多為漫射光照射,加之雨量充沛,溫度高,土壤富含腐殖質(zhì),土質(zhì)疏松,含有茶樹生長所需的有機質(zhì)和微量元素。在這種生態(tài)條件下生長的茶樹植株健壯,芽葉肥實厚重,形成忙麓山茶特有的品質(zhì)。古樹茶樹齡約200年,茶樹有成藤型成長的典型特征。忙麓山茶,鮮葉大而薄,不能揉捂,采摘后須在三小時內(nèi)加工;干茶香氣明顯,沖泡后,初嘗性烈,繼而回甘生津,可泡制多道而不淡,是為佳茗。與忙麓山僅一江之隔的江對岸,因種出的茶葉品質(zhì)不佳,所以種植橡膠樹。如今,忙麓茶以“色綠、香郁、味醇 、形美”四絕而享譽中外,被列為全國良種茶品種之一。

brand_alt_mark

如今,昔歸村人們住進了新家園,一條連接昆明、普洱、臨滄的高速路從昔歸上空崛起,曾經(jīng)承載著厚重歷史的昔歸茶馬古道、古鹽店、昔歸新石器遺址即將被瀾滄江水湮沒,馬幫嘶鳴聲換成汽車鳴笛聲。但是,忙麓山上茶園更盛,茶葉更綠,每逢春、夏、秋采茶季,一派繁忙景象。采茶的姑娘小伙一邊采新茶,一邊唱采茶調(diào):

brand_alt_markbrand_alt_mark

“好山好水好風光,邦東山上采茶忙;

姐采茶如鳳點頭,妹采茶象魚躍網(wǎng);

采了一行又一行,采下青葉簍里裝;

一簍一簍又一簍,采來富裕滿茶鄉(xiāng)……”

原文刊載《普洱》雜志

2019年10月刊